GBT 18765-2015 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
ID: |
E510B9D67F5C4F9499B79EB01E688CF9 |
文件大小(MB): |
0.66 |
页数: |
16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13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5.020.01,B 30 OB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彖标准,GB/T 18765—2015,代替 GB/T 18765—2008,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,Identification and grade quality standards of wild ginseng,2015-07-03 发布2015-11-02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,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,GB/T 18765—2015,刖 s,本标准按照GB/T 1.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代替GB/T 18765—2008《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》,本标准与GB/T 18765—2008相比,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:,— —增加了若干术语和定义;,— —增加了野山参年龄限定条件及鉴定方法;,— —对理化限量值进行了修改,本标准由全国参茸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SAC/TC 403)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:国家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、吉林人参研究院、吉林省参茸办公室,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:辽宁祥云药业有限公司、康美新开河(吉林)药业有限公司、杭州胡庆余堂国,药号有限公司、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神象参茸分公司、北京同仁堂药材有限公司、广州采芝林药业,有限公司、香港李熊记有限公司、上海童涵春堂药业连锁经营有限公司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仲伟同、曹志强、冯家,本标准参加起草人:武伦鹏、曾祥云、杨仲英、王志举、李震熊、李学军、李跃雄、李殿文、顾伟珠、,迟美丽、马正赫,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:,— —GB/T 18765—2002,GB/T 18765—2008,I,GB/T 18765—2015,引 言,GB/T 18765自发布以来,规范并推动了“野山参”这个具有浓厚中华民族传统的产业的健康发展,同时也在农业及林业等领域对于林地的资源利用、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持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根据对园,参、移山参、野山参、野生人参基因对比的研究,各类产品没有显著差异,但野山参形态结构与成分的变,化确与人参生长的年限及环境有重要关系,GB/T 18765的编制与修订,对于这ー传统产业的发展和质量控制与评价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,对,野山参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,n,GB/T 18765—2015,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野山参的术语和定义、技术要求、检验方法、检验规则、标志、标签和包装、运输和,贮存.,本标准适用于野山参的等级分类和技术鉴定,也适用于野山参及其初级加工产品,不适用于野生,人参,注:人参作为药用时遵循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的相关内容.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.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.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.,GB/T 191—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,GB 7718—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,3术语和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.,3.1,野生人参 original ecol<^ical ginseng,自然传播,生长于深山密林的原生态人参.,3.2,野山参 wild ginseng,播种后,自然生长于深山密林15年以上的人参.,3.3,生晒野山参 dried wild ginseng,鲜野山参经过刷洗后烘干或晒干的产品.,3.4,五形 five shapes,完整野山参的五个部分:芦、芋、体、纹、须.,3.5,芦 rhizome of ginseng,主根上部的根茎.,3.5.1,芽苞 dormant bud of ginseng,芦头上的越冬芽.,3.5.2,芦碗 stem scars in the shape of bowl,地上茎的残痕.,GB/T 18765—2015,3.5.3,圆芦 column rhizome,与主根相连呈圆柱形,上有疙瘩状芦碗残痕的一段芦,3.5.4,堆花芦 duihua rhizome,圆芦上部芦碗密集,状如堆花的一段芦,3.5.5,马牙芦 rhizome in the shape of horse tooth,堆花芦上部芦碗紧密,状如马牙的一段芦,3.5.6,二节芦 rhizome with two sections,具有圆芦和马牙芦的芦,3.5.7,二市芦 rhizome with three sections,具有圆芦、堆花芦、马牙芦的芦,3.5.8,缩脖芦 neck-shrinking rhizome,因生长条件限制芦较短的芦,3.5.9,竹节芦 rhizome in the shape of bamboo joint,芦碗间距大,不紧密,形如竹节的芦,3.6,于 adventitious roots,生长于芦上的不定根,3.6.1,枣核子 adventitious root in the shape of jujube pit,两端细、中间粗,形如枣核状的芋,3.6.2,顺长于 adventitious root in a tapering shape,上粗下细较长的芋,3.6.3,毛毛子 hairy adventitious roots,较细的芋,3.6.4,蒜舞于 adventitious roots in the shape of garlic clove,形如蒜瓣的不定根,3.6.5,于变 deformed adventitious roots,主根消失,予继续生长代替主根,注:又称节变参,3.7,体 body,人参的主根,即肩头到较大支根的……
……